全部文字均由纸绫进行了些许润色,望各位大大见谅
纸绫 2022/2月中旬
之所以会对这个问题去进行探讨,缘由是在情人节那天笔者收到来自其他玩家发来的梗图,包括但不限于“隔壁叔叔情人节还在推Gal,你可不能像他一样”“情人节到了,是时候开启多线程了”等,其中最令笔者感兴趣的是一张以“你玩这么多年Galgame了,一定很会谈恋爱吧”为内容的梗图,其实这张图已经有几年的历史了,但放在现在这个节骨眼上还真的有那么一点能够去探讨的成分。当我们将这张图的讽刺意味去除后,可以明显的发现她给了Gal玩家提出了一个问题。即“玩Gal能学会谈恋爱吗”,这个问题又可以引申出另一个大问题“Gal中的恋爱方法论是否适用于现实世界”,阅历较久的玩家可能已经注意到了这两个问题成立的前提条件是“Gal与恋爱是相关联的”,若跳出这个大前提,那么这些问题全都成伪命题了,因此,笔者将会从这个大前提来入手,进而细分的阐述问题可能的答案。
首先是前提条件“Galgame是与恋爱相关联的”,这点可以细分为国外与国内两方面来阐述,目前海外市场多以废萌作为主体,同时也会有一些以剧情为主体的作品出现,国外友人大多以恋爱作为主食,以剧情作为调味料,因而这个大前提得以成立。而放眼国内市场,对于本土制作者而言,他们更想表达自己笔下的故事情节,由于目前市场极少有资本的介入,因而创作相对自由,由于这些满怀热情的创作者们所构建出的市场是一个以剧情为主体的,在这种环境下诞生了如被炒的炒饭出品的#workshop三(四)部曲等,他们的存在刺激了国内的消费导向,其次是国外制作并在国内汉化的游戏大多为无偿汉化,因此决定了国内大多数玩家所能游玩的种类以及类型实际上是看汉化者本身的,大佬们汉化一部作品大概通常会考虑一下几点:一是游戏本身质量,二是这款游戏对其本身的影响深刻程度以及游戏的受众面是否广等。综合以上几点,剧情作自然成了汉化者们的首选,因而在国内市场关于这个大前提也许不一定成立。但为了前文提到的问题能够顺利探讨下去,我们默认这个大前提是成立的。
首先是第一个问题,即“玩Galgame东西能学会恋爱吗”,答案是肯定的,Gal的故事大多都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理想中的恋爱情节,数之不尽的事件让玩家得以从中观测到主角的处事态度以及行为习惯,并从中查漏补缺,以此来完善个人的恋爱方法论,最常见的就是:以善意看待世界,温柔待人以及对自我能力的不间断提升。仔细回想,无论游戏中的男主多么废材,在他身上一定有上述几种特质。以公认的废萌作《千恋万花》为例,其中的男主可以说是典型的人生赢家了,有着一众好感度拉满的妹子,虽然柚子社最终没给后宫线,但其实只要男主想,这种事也没多大难度。从他刚到老家拔下丛雨丸的那一刻,他完全可以选择接受芳乃的婚约,相信男主只要稍稍关心一下她,便可以将她从慢无天日的烦恼中解放出来,将她的好感度拉满,最终走向一个比较好的未来,这是且仅是大多数人会选择的走向。但是仅仅是这样,玩家们不足以称其为人生赢家,至少在其本人心中一定是当之有愧的。而游戏中男主是怎么做的呢?首先他温柔待人,尊重并且考虑了她的意见,为了不让芳乃为难,他毅然决然的选择了放弃婚约。我相信在,在美少女以及雄厚家产的双Buff加持下,很少有人会抵挡住如此诱惑,就连男主后来也回忆到:“如果这时选择接受,好像也挺不错的。”,但他最终还是拒绝了,这便是“温柔待人”,接下来芳乃对待男主的态度可以说是十分高冷了,但男主却不以为然,他没有像大部分人一样去怀疑揣测芳乃的内心世界,而是相信芳乃这么做有着正当的理由,最终与芳乃拉近了关系,这便是“以善意看待世界”。在拔秽的过程中,芳乃执意让男主原地待命,为了其安全让他不要一同跟去,但男主还是执意去帮忙,最终滚下山崖落的轻(重)伤,这时其行为已经基本把妹子们的好感度拉满,大多数人也,只能做到这一步。毕竟见好就收是人之常情,与其冒着生命危险去继续帮助,不如听从指令在家守候,岂不是两全其美?但男主并未从此停止,而是继续努力提升自己却帮助女主拔晦,不惜冒着生命危险继续帮忙,这便是“不间断的自我提升”。
和上文和上文类似的方法论我们还能找到很多,在此想提一下知名国G制作人炒饭老师之前说的话,即“要将人当人看,而不是一个标签的集合”,怎么去理解这句话呢,首先你得清楚的认识到你的恋爱对象是一个具体的人,而不是一个有许多标签堆砌出来的物品,她有着自己的思想,也有喜怒哀乐,因此我们必须去深入了解她,站在她本人的立场上思考问题,而不是做一些我们自认为对标签有益的事情,同时也要学会站在其他人的立场上思考问题,虽然许多人们都在教导大家要学会换位思考,但其实很少有人能做到。
综上所述,也就是要爱具体的人而不是像卢梭一样爱一个概念,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相互理解,才有可能最终双向奔赴。
其次是第二个问题,“游戏中的恋爱方法论是否适用于现实?”,众所周知,Gal的恋爱行为大多出于事件CG,可以分为主动出击与被动迎击两种出现方式。这时,我们可以发现这个问题也需要拆分为两个方面来讲,一是日常系,二是其他系。可以简单理解为前者的世界观与现实基本相同而后者的世界观与现实生活大相径庭。
先从日常校园细讲起,其中的很多行为与事件都可以在现实世界中完成复刻,最常见的诸如探病以及辅导功课等事件在这种情况下用学到的方法论用来提升好感完全没有问题,但这件事有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即你需要至少有一个和你关系很好的异性,不然在现实生活中不仅没有CG,甚至连情节都不可能存在。所以从被动事件中,学习局限性很大。那么主动事件呢?我们可不可以学《只有神知道的世界》中的桂马君,通过对游戏情节的熟练掌握从而像他一样在现实生活通过对一系列事件的调动与配合,从而攻略你心目中的女主呢?当然可以但是这种方法需要本人有较高的颜值,局限性也很大。因此游戏中学到的行为与方法论在三次元中可以说是用处不大。而其他系更不用说了,玩家根本不可以成为上位种族或者拿到工艺品从而连接一堆美少女们,因而这种作品的情节在最基础的复刻上都是不可能完成的,即,其不适用现实。
最后让我们把目光放回到那张梗图的文字上, 即“你玩这么多年Galgame了,一定很会谈恋爱吧”。这个我认为大家可以自信的给出肯定的回答,如果有人问你为什么你现在还是单身,我们大可以在给出对ACGN文化的热爱以及对于Galgame的喜欢的同时加上以下几句话:我们确实很会恋爱,以至于我们也很了解其本质,但正因如此。我们无法将脑中所构建出的理想中爱情的巨大方法论体系应用于现实实践中。现实生活中的爱情是不纯粹的。用哲人的话说就是有巨大经济或者非经济效应趋势的。在现实中我们很少能遇上三观相对统一的人,但你万不可以因此来断言我们不懂这种东西,理想中的恋爱是存在的,万万不可以因为客观中无法实现而去否定它的存在。正如罗翔老师的那句话:“我们画出的圆总归不够圆,但没有人,会因此而取消圆圈。”
稀神探女 2022/2月末
正如纸绫说的,取出这张图的讽刺意味后,确实可以看到她向Gal玩家提出了这个问题。那我就写下我的拙见吧,可能会出现逻辑混乱,胡言乱语等情况,不多说了。不知道别人是不是这样,就我个人来说,越玩这种游戏就会越向往和抵触三次元的恋爱一方面是幻想着自己恋爱的情景,另一方面是同学时分时谈的态度,让我嗤之以鼻,不是自夸,就算咱做得到像男主那样该去哪找女主,不还是不满意后就分?
说个题外话,游戏中有后日谈部分的并不多,好多都是在结婚以后甚至刚谈恋爱,做了几次后就戛然而止后他也只是生个孩子,但有魔幻的世界就不一样了,不说带入角色和复刻,至少里面男主的感情都是真的,而且相较于日常系作品,她有着发生什么也不奇怪的无理规则,所以能够配合让人难以释怀之物—刀子来让玩家对这个游戏有深刻印象,同时感受到恋爱的气息,拿《秽翼的尤斯蒂娅》来说,男主的哥哥为了拯救都市用女主做一些惨无人道的实验,男主在理解这么做是为了这个城市后,忍着悲伤继续着实验,直到女主羽化而登仙才幡然醒悟,这个城市怎么样都和我无关,我只想和她度过一下诸多的时光,抱着这个念头的男主和哥哥决斗后用真心打动了快被神志侵蚀的女主,正在两人刚刚携手时,女主要以自己生命为代价来拯救都市和男主,结局就是男主带着女主的遗志重建城市,并不像《水银葬货》那种无能为力,这种就能在吃刀的同时体会到两个人矢志不渝的恋情。
说起来《水银葬货》,我想起来了确实有为了恶心玩家而生的游戏,通关之后,就算有个人线也只不过是弥补前面男主和玩家受到的伤害。这东西真的学不到一点方法论,好歹《沙耶之歌》还有人与怪物之间的哲学问题。嘶,怎么感觉一直没说到点子上?
就算是日常戏,拿花鸟风扇来说,男主因为姐姐的约定进了女子学院,咱连这个前置条件都做不到,咱就拿柚子社来说,男主不是有魔幻能力,就有奇妙经历,依然是达不到前置条件,如果只是说学习那部分方法论, Galgame玩家敢出其二,估计没人敢出其一。对嘛,有日常就行嘛,一点魔幻都没有的游戏基本不存在嘛!
说到底我还是喜欢听故事玩游戏,被游戏吸引的点,也只是这个,关于学习方法论的事情,反而是占比比较少,玩《魔女的夜宴》宁宁线路时,也是一边傻笑一边玩完的,但原因是期待后面的剧情。现在让我再去玩这个社的作品,我很难保证能够推完一条线。小众圈子里的人大多都很友善,所以当个亚撒西迟钝系男主应该不难,但为什么好多游戏玩家都没有对象呢?可能是有几点缘由吧,一种是对三次元的恋爱又爱又恨,二是没有资本去找等。
前面纸绫也说了,大多数游戏都是可以从中学习方法论的,但有了方法论和实践是两码事,也就是会谈和想谈是两码事。那张表情包确实问到点子上了,但或许大多数人都在下意识的把“会谈”和“有对象”挂钩了,实不相瞒,我也是这样()
玩战斗系游戏时,比如椿和别人打,名声扣700多,刀也没了,在她觉得世界毫无希望时,男主来拯救他了,然后就慢慢的和她在一起。反正就是说废萌好就好在他好(?),就像绫姐说的,谁受得了劳累了一天后,还要看那些谜语人剧情,不用动脑的剧情会好看,最重要的还是对恋爱这部分的心理以及细节描写,在本人磕到之后胸口就会有莫名的酸楚蔓延开,再说了真是喜欢战斗的话,看番不比这玩游戏视觉表现力强的多,可能这就是柚子社火出圈的原因吧!(萌)
对于剧情党来说,玩游戏学方法论真的是无心插柳柳成荫,又稍微想了一下,有无剧情和恋爱兼得的游戏,《三色归恋》《白色相薄》?不过那应该是靠文本量堆出来的剧情吧,不是各占50%,而是上线是160%,每个占80%。就是说不是都平平无奇,而是都很好,换而言之就是就能看的舒服,又能….
对了,爱上火车感觉挺合适,她的动态CG真的可爱到极致了,一下午推完一条线,十分丝滑,《万花镜Ⅴ》的剧情十分也不错。
纸绫的观点一言以蔽之,就是玩游戏能够学会恋爱方法论,但不适用于现实,且现实中的恋爱与该方法论的使用情景的大相径庭,那么忽略掉先谈恋爱再入坑的人,以及迫于社会压力而不得不结婚的人,那些明知三次元恋爱本质却仍然谈恋爱的Gal玩家,他们心中是怎么想的呢?退而求其次,还是真的找到了灵魂伴侣,亦或是入坑不深,我不知,也许他们也不明白吧?
袋子菌 2022/3月初
说一下我自己的观点吧,可能有一些混乱,首先我认为探女说的自己不想谈恋爱,可能是比较主要的一点,但凡长得帅一点,但其实Gal玩家可能比较容易谈,但是嘛,现实中的人总会有一些致命的缺点,引起了我们的厌恶,(列于过于自私,扭曲爱情观等),而游戏中的女主们,其实是都有点趋于扁平,虽说游戏中的女主也有缺点,但是大部分女主都有某些品质能够掩盖过缺点。
我是认为玩游戏是可以帮助我们建立方法论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嘛,可能是准备一桶水只用了一滴,当然我们也要不断完善自己嘛,就像《千恋万花》里的将臣一样,虽然我们大概率做不到像他那样就是了。还有就是对恋爱要认真些,就像西片太太一样,每次都能有积极的回应。
还有一种可能就是游戏玩家已经爱上自己的梦中情人,像《三体》中的罗辑,可能说还并没有意识到她(他),但她(他)已经存在于你的生命中,一直在你心灵的最角落里。譬如像我的梦中情人就是我的青梅竹马,如果现实中的人与她的差别过大,我可能是不会选择与她一同携手走过余生的。
最后的最后,希望每个人都能以善意看待事件,每个人都能有一次完美的灵魂撞击,每个人都能找到那个美妙的灵魂伴侣!
墨染 2022/2月末
怎么说呢?咱也说是玩过美少女游戏的人了,但毕竟还是比较菜,也不太好说什么。毕竟入坑作品是《沙耶之歌》的屑也没几个,咱就说说从一个有对象的现充的角度,对这个问题的一些拙见吧!
首先从对玩Galgame到现在的一些感受来说吧,玩了这么多类型,拔作《万华镜》(笔者不认同万华镜是拔作这一观点)剧情作《三色绘恋》以及十二神魔器的一部分,如《沙耶之歌》《冲绳奴隶岛》等,有了这些经历后,我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有了大幅度提升,简单来说就是“为什么桥洞子里盖小被儿?啊对对对!”摆烂了,反应也快了,这个可以简单理解成为咱学会紧急避险了,但是回到主题上“你玩过这么多美少女游戏,一定很会谈恋爱吧?”,在这句话上咱们只能说这人要么不玩游戏,要么不谈恋爱,为什么这样说呢?我以我自己为例子,我自从接触这种游戏后,反而越来越不会和现实中的女朋友交流了,总感觉好不真实,怎么说呢,就感觉啊,你这个人怎么这样接这句话,你这样说话好感度是升还是降啊,你说这句话是情景不对啊等等诸如此类的奇妙问题,个人觉得最真实的一点是,Gal是已经写好的剧本,是已经有了定性的结局,或HE或BE,我们都是在这个过程中体会到男女主角之间的羁绊以及感情的变化,为他们感到开心以及难过。在现实生活中,人是很不容易琢磨的生物,所以存在着无数种结局。
都写到这了,咱再多说一点吧,关于游戏对我现实生活的影响、首先咱第一次知道生活中更多的方式(语不达意,还请包涵)每当我打开一个新的游戏时,摆在我面前的不仅仅只是一台电脑,她和他变成了我,我以一个新的身份开始一段新的人生,也许这就是游戏独特的魅力吧!
其实Galgame对我的人生观以及价值观造成了很大的改变,他让我感觉人生无非就是一部由自己书写(不太准确),应该是由自己实时演绎着的一部游戏,你的每一个选项,都有决定性的意义,而且咱们每个人的游戏都交织在了一起,形成了一个“结”,并且人都只有一个存档,错误的选项就回不来了,所以无论最后是HE还是BE,我都会欣然接受。就像玩了一个很长的游戏,看到结局时一定会很满足吧?
写到这儿我只能说玩游戏时全部感情的投入或许不是件好事,但也绝非是一件坏事。
游戏人生也许是形容和我一样的Galgame游戏玩家最好的词语吧!
Feng止 2022/3月初
作为一个并不是美少女玩家的我来说,在看到前辈们对于这个问题的深刻解释之后,我觉得我也可以说点什么,首先墨染君的话是较为符合大部分普通人的人生,是一种怎么说呢,复杂且多元化的生活,他们的意义会随着种种事情的改变而改变,但根据墨染的话,在墨染的观点下(多次强调)设定好的剧本,即是剧情,我们的人生不会也不可能会有读档功能的,在游戏中做了什么,可以加好感度降好感度,是可以真实且直接的反映出来的,但现实生活中现实中的人都是善于伪装的,也许你的哪句话哪一个字没说好,就会将好感度降到最低,但你却看不出来。他们还是会与你笑脸相待,但会一直吊着你、这样来看前辈们的学会的是方法,在对于不同性格的人,用不同种的方法来提升好感度,因为袋子菌前辈也说了:“游戏中的人物形象趋近于扁平”,而真人是十分复杂的,因此他们的性格和外在以及他们想表达出来的,想让你们看到的东西,也许只是他们所表现出来的,而不是真实情况,这也就导致了方法用不到点子上。如果真的使用了方法论,说不定会让好感度不升反降。
打个比喻吧,用解定积分的方式来求解微积分,虽说两者的本质是一样的,但是前一种方法并不一定适用于后者,其次上文中也已经说明白了,现实中的人物是多样化的,以正常人的思维来看,所谓的恋爱大师他们的本质都是善于伪装之人,他们会找到女性喜爱的点,并且将这些的点都聚焦起来,然后扮演着这样的一个形象。人是目的生物,第一印象在他们心中权重很高。以我对人们心里的了解,人们喜欢一个人,总是因为其身上有着他们想看的那些点,而不是他这个人,纸绫前辈的文章也说过:“我们首先要把人当人看,而不是许多标签的集合体”,何为标签?那些突出的即为标签。
最后以我对人类的研究,当人们因为标签相契合而在一起时,大概率会有不好的后果。本质上前辈们学习的是方法论。换成比喻来说,前辈们学习的是乘法口诀,而现实中的实践是微积分,以乘法口诀来解决微积分是十分困难的,实际上前辈们是可以从本质上来解决微积分的,但是付出的努力向往往比结果更多,真的是不值得……
.o( ̄▽ ̄)ブ看自己写的还是挺尬的(
其實寫的很好哇!
草,现在看过来,我都写了些什么啊(悲),同时感谢纸绫大大对我的文章进行润色!(不润色真的没法看啊。。。)
這都是珍貴的回憶哇,不管寫的如何,都是寶貴的財富~
历经波折,只为喊一句绫姐流批
感谢~
可以可以捏!
可爱捏~
看完后只能说:绫姐写的真好
_(≧∇≦」∠)_
6666字,还挺巧hhh
虽然可能没多人看(纸绫:你礼貌吗)但我还是垂死病中惊坐起,来做个补充:水葬银货我没打通,听说全线通完有后日谈什么的,所以擅自评论真的很抱歉()
()
好耶!
ヾ(≧▽≦*)o好耶!
还有回访! 好耶!
续更一下,没啥用,压根用不到现实里